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(武志红青春成长系列)
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,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,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。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,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。
最大的问题不是自律,而是我们没有花费工夫确定愿景——为什么要改变?我们没有求助于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动力,没有求助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声音。”
不要从外界去寻找迫使你改变习惯的东西,因为它们很容易被你放弃。
请记住,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,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,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。”
当你作出承诺并履行承诺时,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,你作出及履行更大承诺的能力就会增加,简单地说就是你会越来越自信……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:你知道什么该做,并真的那样做了,你会觉得很开心,你会对自己很满意,会获得心灵的宁静。”
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。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、逃避痛苦,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:直面痛苦,认识痛苦的意义,领悟到问题的来源,并由此成长。
一、接受心理问题,带着你的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;
二、打开心扉,寻找你身边的“业余心理医生”;
三、理解他人,自己去做一名好的“业余心理医生”。
二、打开心扉,寻找你身边的“业余心理医生”;
三、理解他人,自己去做一名好的“业余心理医生”。
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,并且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大量的“同道”。但人们经常看不到这一点,以为自己的痛苦独一无二,总是感叹“为什么不幸的偏偏是我”,将自己的问题无限扩大,并将它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,用一切资源去纠正它。
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洪水猛兽,不敢将它暴露出来,但在封锁自己的问题的同时也封闭了自己。久而久之,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最不幸的人了。
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洪水猛兽,不敢将它暴露出来,但在封锁自己的问题的同时也封闭了自己。久而久之,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最不幸的人了。
我们经常和“永远不可能更改”的悲剧较劲,这是我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原因。
其实,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,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,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。你很惨,没人爱你,这种事实太难以承受了,于是你骗自己,对自己也对别人说,你很好,你很幸福,其实很多人爱你。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暂时会令自己好受一些,但它最终在我们精神中竖了一堵墙,将我们的心与人生真相隔离起来,而我们的心也越来越缺乏营养,最终这心不敢碰触的人生真相也越来越多,所谓的心理疾病也由此而生。
其实,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,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,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。你很惨,没人爱你,这种事实太难以承受了,于是你骗自己,对自己也对别人说,你很好,你很幸福,其实很多人爱你。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暂时会令自己好受一些,但它最终在我们精神中竖了一堵墙,将我们的心与人生真相隔离起来,而我们的心也越来越缺乏营养,最终这心不敢碰触的人生真相也越来越多,所谓的心理疾病也由此而生。
以前我围着别人转,总渴求别人给我什么;以后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,只为自己跳舞。”
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,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。
越逃避,阴影越重;越勇敢,阴影越轻
通常,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,是事件导致了我们的体验,例如我们会认为,是失去亲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痛苦。但很多心理学理论会称,不是事件导致了体验,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导致了体验。
我们用思维来对抗痛苦,最终又爱上思维,这导致了种种问题。
这样看来,思维和痛苦就成了“鸡生蛋,蛋生鸡”的关系了:思维是用来对抗痛苦的,而思维又产生了新的痛苦,新的痛苦又导致新的思维……
这种复杂的关系仍可以用洋葱来比喻。最核心的还是痛苦,围绕着痛苦的第一层对抗性思维就是第一层“洋葱皮”。但你势必会发现,仅仅这一层思维并不能消灭痛苦,于是,你又发展出第二层“洋葱皮”。但这还是不够,于是你又发展出第三层……
不管我们发展出多少层“洋葱皮”,其实都是在使用同一个逻辑——“我不要某些体验”,并因而发展出了种种对抗办法,但如能放下这个逻辑,那我们就可以一层层地破除掉思维的“洋葱皮”,最终也破除掉最核心的痛苦
这种复杂的关系仍可以用洋葱来比喻。最核心的还是痛苦,围绕着痛苦的第一层对抗性思维就是第一层“洋葱皮”。但你势必会发现,仅仅这一层思维并不能消灭痛苦,于是,你又发展出第二层“洋葱皮”。但这还是不够,于是你又发展出第三层……
不管我们发展出多少层“洋葱皮”,其实都是在使用同一个逻辑——“我不要某些体验”,并因而发展出了种种对抗办法,但如能放下这个逻辑,那我们就可以一层层地破除掉思维的“洋葱皮”,最终也破除掉最核心的痛苦
任何一次袭来的痛苦,不管多么难过,只要你沉入其中体会它觉察它,那么最多半个小时就会融解并转化,有时会以喜悦结束,有时会以平静结束。
当痛苦来临时,我越保持不动就越好,保持不动的同时,我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。但我绝不引导这种变化,我只是看着这种变化而已。
我多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办法,这是学来的办法。当一种痛苦的感受再次产生时,我就会坐下来,或躺下来,感受我的身体,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,从这个部位开始感受,然后一点点地转移注意力,感受整个身体。如果某个部位的感受很强烈,尤其是难受的感觉很强烈,那么我会把注意力放在那里一段时间。
一般而言,将注意力放在这些难受的部位多停留一会儿,转化就会发生,这些部位会开始发热。但这是我自己的体验,每个人的体验会有不同。
一般而言,将注意力放在这些难受的部位多停留一会儿,转化就会发生,这些部位会开始发热。但这是我自己的体验,每个人的体验会有不同。
我们常以为,要一个人对自己好,就该先对他好。但是,更好的办法是,你想让一个人对你好,就请他帮你一个忙。这个办法之所以更好,是因为我们都很自恋。多数时候,我们看似爱的是别人,其实爱的是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。
想让他在乎,就必须让他付出。
这是一切关系中的秘密,在亲密关系中尤其如此。
这是一切关系中的秘密,在亲密关系中尤其如此。
有这种感受,是因为我接受了事实,接受了父亲就是这个样子的事实。”他说,“以前,我一直想,我不该有这样的父亲,我应有更好的父亲。但那一刻,我明白,这就是我的命,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,我不用和事实较劲。
你要理解你的愤怒,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。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,帮助你让生活变得有意义。如果你确切地知道什么让你生气、你在和谁生气,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,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。
愤怒理清了复杂的生活,并不断将其重组。
愤怒理清了复杂的生活,并不断将其重组。
在处理挫折时,把挫折控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之中,而不要把挫折扩大甚至延伸。也就是说,如果事件A让你受伤,那么就在事件A的范围内处理自己的伤,而不要因为不想面对事件A弄出一个事件B来,让事件B成为治疗事件A的工具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,治疗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并接受人生悲剧
在与传销者对话时,一定不要跟着他的话题跑。如果谈到话题A,就一定谈到底。谈完了,再谈他引出的话题B。
关系,是一个生命的核心因素,是我们痛苦的主要来源,也是我们幸福的主要来源,总之是让我们人生丰富多彩的主要来源。
完整的说法是,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。尽管主要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,但也有我们与兄弟姐妹、我们与爷爷奶奶、我们与姥姥姥爷、我们与其他亲人乃至我们与宠物的关系模式。
越分裂,问题就越严重。所以,追求优秀并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,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良药。
你对这一命运和这一事实的认识程度越高,接受程度越深,你就会变得越宽容,于是你对自卑不再那么敏感,对优秀也不再那么执着,这时你就不再被爱人的优秀迷惑,而能很快看到真实的他。
想结束这些不幸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,从而令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,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:接受!
所谓接受,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,深深地懂得,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,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,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。
没有学会接受之前,我们都会把注意力放到别人身上,期望别人为自己改变一下,那么自己就得救了。但任何一个独立的人,都不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改变的。所以,这种期望注定会失败。
学会接受之后,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,深深地懂得,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。由此,我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,并最终获得更大的自由。
所谓接受,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,深深地懂得,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,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,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。
没有学会接受之前,我们都会把注意力放到别人身上,期望别人为自己改变一下,那么自己就得救了。但任何一个独立的人,都不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改变的。所以,这种期望注定会失败。
学会接受之后,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,深深地懂得,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。由此,我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,并最终获得更大的自由。
《坏男孩法则:我最想要的把妹指南》
好男人总是把感情失败当作自己的问题,千方百计从自己身上挖掘原因:我既没钱,也不出名;我既不高大,也不帅气;我在某个领域不如其他男人一样成功。鸡蛋里都能挑骨头,何况人无完人,毛病总会有的。成功只有一个理由,而失败的理由,总是有形形色色的托词。
举个例子,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,总是可以从他身上挑出成千上万个毛病。当你对自己不自信的时候,同样会对自己的每个动作、每句话语充满了质疑。尝试着改变,却发现更不对劲,从而陷入无限的死循环中。
举个例子,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,总是可以从他身上挑出成千上万个毛病。当你对自己不自信的时候,同样会对自己的每个动作、每句话语充满了质疑。尝试着改变,却发现更不对劲,从而陷入无限的死循环中。
表情严肃地说笑话,保持镇定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,神秘、紧张的氛围制造,具有攻击性的挑衅行为,沉浸于完全自信和舒服的状态。
★我非常自信,我的每一个举止都透露着轻松自在。
★我是一个优秀的沟通者,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感想。
★我掌控一切,其他的事物根本无法动摇我的决心。
★我不是失败的“老实人”,我充满无穷力量。
★性爱是美好的,对我而言这根本不是难题。
★我是一个优秀的沟通者,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感想。
★我掌控一切,其他的事物根本无法动摇我的决心。
★我不是失败的“老实人”,我充满无穷力量。
★性爱是美好的,对我而言这根本不是难题。
★与女人相处时,我如鱼得水。
★我能控制自我,并能耐心等待女人的回应。
★当有人轻视我本人、我的时间、我的财富时,我会有力的还击。
★我是猎人。我不会被诸如金钱或地位所影响。
★我能令女人着迷,但我不会过早地告诉她。
★我不会让女人借用外表或是性权力来占便宜,我不会放弃主动权。
★不管别人怎么看我,我都会把自己的本真、自己的人生放在第一位。
★我不在乎结果,不担心失败。
★我明白这种性测试文化,我是懂规则的人。
★女人的测试对于我来说简直弱爆了。在我的王国里,她们不过是个客人。
★我是世界存在的理由,我决定事物的发生与否。
★当有人轻视我本人、我的时间、我的财富时,我会有力的还击。
★我是猎人。我不会被诸如金钱或地位所影响。
★我能令女人着迷,但我不会过早地告诉她。
★我不会让女人借用外表或是性权力来占便宜,我不会放弃主动权。
★不管别人怎么看我,我都会把自己的本真、自己的人生放在第一位。
★我不在乎结果,不担心失败。
★我明白这种性测试文化,我是懂规则的人。
★女人的测试对于我来说简直弱爆了。在我的王国里,她们不过是个客人。
★我是世界存在的理由,我决定事物的发生与否。
★不要表现得软弱无力、犹豫不决。
★自主决策、自信行动。
★不要寻求批准,不要在乎别人的态度。
★不要大惊小怪。
★不要对错误感到难为情,幽默地承认错误。
★绝不要为自己辩解,而是用幽默的方式,把错误归罪于她的身上。
★不要去试探她开心与否,让她照顾自己,当她需要帮助时,她会主动走向你。
★遵循舍我其谁的态度,把女人改造成带有主观内心色彩的动物。
记住,男人的稳定性来源于“不被外物所动”。女人大发脾气,或是烦燥不安时,千万不要搭理她们。
★自主决策、自信行动。
★不要寻求批准,不要在乎别人的态度。
★不要大惊小怪。
★不要对错误感到难为情,幽默地承认错误。
★绝不要为自己辩解,而是用幽默的方式,把错误归罪于她的身上。
★不要去试探她开心与否,让她照顾自己,当她需要帮助时,她会主动走向你。
★遵循舍我其谁的态度,把女人改造成带有主观内心色彩的动物。
记住,男人的稳定性来源于“不被外物所动”。女人大发脾气,或是烦燥不安时,千万不要搭理她们。
《明朝一哥王阳明》
一切战斗都是心战,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。在这个基础上,他为世人曝晒出了心体,以自性之光照亮自己,凌驾于意识之上俯察喜怒哀乐,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,塑造出一个“情顺万物而无情”、“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”的坚实心体。首先,“心即理”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,倾听内心,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。
在内,阳明心学让人不把外界的非笑毁谤、个人的进退荣辱看得太重,养成无所亏蔽、无所牵扰、无所恐惧忧患、无所好乐愤懑,富有弹性的心理状态;在外,由于有了内在的支撑,一事当前,不待思考,所行便能执两用中,恰到好处,动容周旋而中礼,从心所欲而不逾,既不过分也无不及,理直气壮又通权达变,最终迈入无内外之分,无人我之间,与天地合德,同万物一体的境界。
良知天然呈现,不用去外界寻求。何为第一等事?问得好!问出了人为什么活着,做什么样的人,走什么样的路,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去过。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一双合脚的鞋,从这一点发散开来,王守仁进一步得出“心外无物”的结论。真正的生活在内心,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。
人生弹指一瞬间,譬如朝露,生若蜉蝣,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每当这个时候,死亡的恐惧总是会涌上他的心头,使他不敢继续想下去。
是啊,死亡代表了绝对的虚无和沉寂,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终结,是不可穿透的黑暗。如何不恐?
是啊,死亡代表了绝对的虚无和沉寂,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终结,是不可穿透的黑暗。如何不恐?
不要被自己一时的情绪所左右,偏激永远是因为你看得还不够多。
那怎么才能达到这种中正平和的境界?致良知。
王阳明临终前用了八个字来回顾他的一生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总结——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注: 心无滞碍,害不侵矣!
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
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都是伪问题,人性用四个字总结就是“趋利避害”,不存在什么善恶之分
如何拥有光明之心?深入思考,全面把握,说服自身,内心平静。
如何拥有光明之心?深入思考,全面把握,说服自身,内心平静。
真正有知识的人,通晓了宇宙的真相,明白了事物之发生为必然,则遇事不动情感,不为所缚。正如飘风坠瓦,击一小儿与一成人之头,小儿必愤怒而恨此瓦,成人则不动情感,因此所受之痛苦亦轻。
注: 如何摒弃感情因素干扰~
庄子认为,死是生的天然结果,对此有悲痛愁苦,是“遁天倍情”。“遁天”者必受刑,即其悲哀时所受之痛苦。若知“得者时也,失者顺也,安时而处顺”,则“哀乐不能入”,由“忘天下”进而“忘所用之物”最终“并己之生而忘之”,忘生则得不死,是谓“齐生死”。
评论0